今天是
首页 > 新闻网 > 北青人物 > 北青师者

【北青师者】王静:用汗水传递激情 用责任书写爱心

信息来源:北青电视台作者:袁宣发布时间:2016-09-27  浏览次数:

01.jpg

王静.jpg

 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,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,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,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。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,具备学习、处世、生活、育人的智慧,既授人以鱼,又授人以渔,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。我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、副教授王静就是一位这样的好老师!

  自2001年7月至今,王静从事教学工作已十年有余,她曾发表多篇学术核心论文,以及百余册艺术作品,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,为学院赢得了荣誉。

课堂.jpg

忠诚教育事业   热爱本职工作

  “要做党的好儿女!”这是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。事实也是如此,她在实际教学和学生工作中,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,以身作则,用一言一行来影响和教育学生。

  在教学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尽心,每学年均课时数达到300节以上。不仅如此,她不断刻苦专研,开拓视野,现已能独立讲授多门艺术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。近几年来,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介转变教学方式方法,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、讨论式和提问式教学转变,多门课程被评为学院优秀达标课程。在多年探索中,她也逐渐摸索出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,2012年主持教改科研项目,希望通过研究不断改进教学内容,适应知识的更新和学生的求知欲望,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。正是在她的带领下,艺术设计系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得到了长足进步,2013年她被评为院级优秀教研室主任。

王静指导学生照片.jpg

注重研究  以研促教

  紧跟时代脉搏才能乘势而上。王静老师主动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,五年来她研究撰写发表多篇学术论文,其中3篇在核心期刊发表。她参与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,主编的《美术英语听力速记实训教程》已经出版。同时,针对美术专业创作实践特点,她为北京大学出版社等传媒创作了百余册绘画作品并发表,并出版了个人画册。

  传承创新并举,教学科研相长。正是通过不断研究,她不仅拓宽了科研领域、丰富了课堂内容,还增强了教学深度,提高了教学水平。

王静招生咨询照片.jpg

学习不止   教学永远在路上

  她说:“作为一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,她明白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补充自己,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需要,尤其是艺术教学更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地扩充新鲜内容”。因此,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,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。2008年,她参加了首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交流会,与众多美术教育专家和同行进行深入交流,论文被收录并获得好评;2009年,王静老师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平面设计师资格认证,以双师教师的资格走上讲台。不仅如此,王静老师还注重平时积累,每个学期她都坚持去中央美术学院听讲座,把所听内容直接反馈于课堂。

  三尺讲台,春蚕精神,蜡烛品格,尽一份力量,担一份责任。“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,照亮别人的蜡烛。有人说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,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,静静地躺在泥土里……!”这就是王静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悔的选择和一生的追求。